close

Yan Krukov


自幾年前新冠肺炎疫情開始流行時,就有不少人詢問過我,為什麼不進行線上教學?原因並不是我沒有經濟壓力(其實我還有好幾百萬的房貸得付),而是因為我還有更深一層的考量。

 


我們不得不承認,疫情讓很多人對於人群產生了恐懼,長期的恐懼也潛移默化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型態。而那些因應疫情所衍生的行為模式,可能已經取代了我們過去的行為模式,形成了一種新的「習慣」

 


如果我們仔細對比疫情前後的社會,應該會發現人們的生活和社交型態發生了相當大的改變,這也引起了心理學家對於「繭居族」(hikikomori) 的關注,因為繭居行為可能會造成嚴重的身心健康問題。

 


繭居族與許多人口中的「宅男」「宅女」有部分類似的徵象,包括:不喜歡或極少外出、長時間逗留於家中、常以電腦/電視/書籍或個人嗜好為伴、害怕/拒絕或極少與人見面和交談、不想向他人表達個人感受及想法……等,這可能是一種「社會退縮」(social withdrawal) 的現象。

 


雖然,喜歡宅在家的人不見得就有社會退縮的問題,但擁有更多的面對面社會參與行為,確實能讓一個人的身心更為健康。

 


我不進行線上教學的原因之一,就是希望學員能踏入人群之中,產生良好的社會互動,而這也是「瑜珈療癒」 (Yoga Therapy) 強調的重點,希望人們能夠在身、心及社會層面都有健全的發展,進而朝向「全人健康」 (Wellness) 的方向邁進。

 


若是以師資培訓的角度來看,課程內除了知識和技巧的傳遞之外,其中更為重要的是細緻覺察能力的培養,以及人與人間的連結和關係建立。即使目前的視訊科技已先進許多,但始終難以取代親臨現場的「感覺」,無法完整產生實際的社會參與狀態。

 


當然,線上課程也有許多好處,例如:可讓真正不便外出的人們也能練習瑜珈、時間安排的彈性空間較大……等,確實能幫助到許多人。但對於「社會疏離感」與日俱增的現代社會,我目前仍希望多鼓勵大家走出家門,走進實體教室中練習及學習,因為這能為你的身心健康創造極大的好處,也能讓你的學習更為全面且紮實。

 


如果你以往是一個熱衷踏入瑜珈教室練習及參與實體課程的人,過去幾年因為疫情影響而大幅減少這類活動,或許現在是你重新走進人群的時刻了。

 


【相關課程與活動】

🧘‍♀️ 2023 PCA 疼痛照護瑜珈師資培訓 Level 1 基礎課程(超早鳥優惠即將截止)
https://bit.ly/3gKwaR2

🧘‍♀️ 2023 沉浸式 RYT 200 瑜珈師資培訓(申請受理中)
https://bit.ly/3OKC6GN

🧘‍♀️ 2023 新典範瑜珈 RYT 200 師資培訓 - 免費說明會
https://bit.ly/3H7amdC


【更多文章】
📄 https://bit.ly/3oM8QCZ

【Instagram】
💁‍♂️ https://bit.ly/3rDP0MZ


Reference:
Press Office – Kyushu University. (2022). Toward Early Detection of the Pathological Social Withdrawal Syndrome Known as ‘Hikikomori’. Retrieved from https://neurosciencenews.com/hikikomori-isolation....../
Photo by Yan Krukov on Pexels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nus Tsai 的頭像
    Janus Tsai

    C-IAYT 瑜珈療癒師 Yoga Therapist - Janus Tsai 蔡士傑

    Janus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