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SX_20211108_124105


如果說《瑜珈經》是瑜珈練習者的生活及邁向喜悅之路的指引,那麼《零公里》這本書,我會將它稱之為以旅途札記呈現的現代版瑜珈經,因為它能帶給我們許多的反思,引領你看見自我的內在衝突,協助你探尋真實的自我,並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之路。


當時會選擇這本書來閱讀,完全是因為它名列在法國暢銷書榜超過 200 週,並有超過 400,000 冊的銷售量,這點引發了我的好奇心,究竟是什麼樣的旅途敘事書能獲得如此多人的共鳴?


在我閱讀到第二個章節時,我幾乎已完全能理解,為什麼有這麼多人會喜愛這本書。除了作者生動美妙的文字運用之外,那些真實刻畫的旅途經歷和內心反照,就像是一篇篇的充滿寓意的小故事,直達我的內心深處。


書中的主角瑪耶拉,受她罹癌的摯友羅蔓所託,半推半就地隻身前往尼泊爾,要向一名在當地從事醫療研究的美國學者傑森,拿取一份能拯救她性命(羅蔓對此深信不疑)的文本手冊。


但一連串的突發事件,迫使瑪耶拉必須遠赴喜馬拉雅山才能與傑森會面,並拿到那本珍貴的手冊,也因此遇見了她的尼泊爾嚮導尚堤,開始了一段意料之外的自我覺醒之旅。


我特別喜歡瑪耶拉在面臨一座百米吊橋,因懼高與害怕吊橋斷落所發生的事情。尚堤告訴她:「你現在的情況就像是做夢一樣,當你睡著時,沒有什麼比你的想像力還真實的了。身體會因為情緒而出現反應,面對恐懼,你會全身僵直;你的心跳會加快;你的呼吸急速,而當你醒來的時候,就會擺脫這種緊張的狀態,因為你腦子裡所接收到的信號是令你安心的信號。現在也是同樣的道理,你被想像出的惡夢給困住了。但是你自己也看得出來,現實並非如此。」


另一位雪巴人也說著:「要是恐懼敲門,而你有勇氣將門打開時,就會發現門後原來沒有人。」這些話都讓我深有同感,我們的確經常被自我想像出來的事物所箝制著,即使真實的事物就在眼前,我們仍然會視而不見,任憑恐懼擺佈著我們。


我也很認同瑪耶拉在故事結尾時的體悟,其實幸福並不在於那從不存在的最後里程,而是在每個時刻開始的零公里處。如果我們認為幸福必須在具備某些條件後才能被擁有,那我們可能會錯過許許多多幸福和喜悅的當下,忘了自己實際擁有了多少美好和珍貴的人事物。


我想《零公里》這本書,會很適合正在人生旅途中尋找自我的人們閱讀,也很適合想探尋自我更多的朋友們,就算你只是把它當成旅行遊記來閱讀,我相信你也能從中獲益許多,感受到滿滿的感動與喜悅。


推薦給大家!


📖 零公里:我與幸福的距離
https://bit.ly/3HPlg5x

arrow
arrow

    Janus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