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41190207_1477745209249062_2082961415739802724_n.jpg

體位法 (Asana) 在瑜珈八部功法修習中,一向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在現代的瑜珈之中,體位法練習的比重更是比過往都來得多,每個人用著不同的思維來看待及運用體位法,有些人利用它來鍛鍊身心,有些人則是用它來體悟人生。
 
然而,對於站在瑜珈療癒 (Yoga Therapy) 觀點的我來說,體位法的最大價值是讓一個人能與身體建立良好的連結。澳洲知名的心理諮商師 Steve Biddulph 在他的著作《順應人性》中提到,今日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型態,其實與人類原本適合的生活相去甚遠。
 
人們在年幼時期待在托育機構的時間越來越長;學校生活的壓力與日俱增,孩子得經歷激烈的考試和競爭;居住空間長時間暴露在無情的大眾媒體影響之中;父母工時長,家人間無法抽出時間相互照應;居住在幾乎無法接觸大自然的城市環境裡;生活壓力之大,導致人際關係崩潰,家庭破裂幾乎已成常態。
 
這樣的場景使得許多人們經歷了童年的創傷,與身體失去了應有的連結,加上當前疫情的影響,大眾媒體過度散佈著威脅與恐懼,讓人們與自己和他人更加地疏離,衍生出許許多多無須有的情緒困擾與妄念。
人向來是以身體作為感受環境的接收器,能夠清晰完整地接收感官刺激,人才能真實地存活在當下,對這個世界做出合理的解讀。若我們與身體失去了連結,大腦將無法對現況做出適切的判斷,許多旁人眼中看來莫名的情緒和行為就會由此產生。相信大家一定都曾在生活中,遇到過心情陰晴不定的人們,這很可能就是 “身心失去連結” 所致。
 
而我們在練習體位法的時候,如果能將部分專注力放在身體感覺的覺察上,便能夠慢慢重新與身體接軌。體位法的幫助之一,是能使身體產生不同面向的動作,對於多數人來說,當身體移動時,通常較能感覺到身體的反應。因此,你可以去覺察不同感覺的位置、出現與退散、強弱和質地,也可以去觀察動作的方式、身體的姿勢,甚至是內臟的感覺(如心跳、腸胃的蠕動)。
 
這些看似 “無用”(很多人會如此認為)的覺察,其實正是保持大腦及神經系統強健與正常運作的強力訓練,也是與身體建立良好連結的必要手段,更是改善情緒及緩解內心痛苦的良藥。
對我而言,完成哪些體位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否在練習過程中,完整地與自己的身心感受相知相存。

【相關閱讀】

📖 順應人性
https://bit.ly/3DrtMpp

📖 瑜伽療癒的身心復健科學
https://bit.ly/3kQBssM

📖 給瑜伽.健身.治療師的筋膜解析書
https://reurl.cc/YWA8yO

【其他文章】

📄
 https://bit.ly/33HYZmR



Photo by Nikola Murniece on Unsplash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nus Tsai 的頭像
    Janus Tsai

    C-IAYT 瑜珈療癒師 Yoga Therapist - Janus Tsai 蔡士傑

    Janus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