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hoto by Katherine Hanlon on Unsplash

在你開始閱讀這篇文章前,我想邀請你先回顧一下,自己是否有持續了一段時間的身體或心理困擾,當然這也包括失眠、焦慮、恐慌……等情緒和壓力相關狀況。

接著,再請你想想自己是如此因應這些狀況的?是置之不理、用藥,或是以什麼樣的方式協助自己呢?

其實,很常聽見人們以較輕忽的態度來面對自己的不適,譬如:肩頸酸痛就去按按摩,失眠就服用安眠藥,或有經常性的情緒來襲,卻認為只要等它過去就好了。當然,我並不是說這些因應方式是錯的,況且這些處置確實也能產生某些功效,只是我們還能有更積極,能治標也治本的方式可以採行!

近期,西安大略大學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 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精神病理學家 Lena Palaniyappan 博士在研究中發現,精神疾病患者的某些腦部區域在接受治療之前,會產生實際上的增長。這與傳統認為的精神疾病會導致大腦產生退化和萎縮的觀點有所差異。

其潛在的含意代表 “大腦不是被動的,而是一個可塑的器官,它在某種程度上試圖對抗精神疾病造成的創傷和壓力。”

另外,我相信許多朋友都聽過 “肌肉代償” 這回事,雖然人們往往把代償視為一件不好的事情,但實際上肌肉的代償也是為拯救我們。身體主動地利用其他肌肉來協助功能不佳的肌肉運作,以維持日常所需動作的功能,使我們不至於因為某些肌肉的功能下降或喪失,而導致我們的行動能力停擺。

這樣聽起來,是不是會讓你覺得整個身體都很努力在試圖自救呢?但是,人卻很容易被自己的心智所拖累,有時候是因為輕忽,有時候是因為懶惰,也有時候是因為害怕或不喜歡面對和承擔責任,反而很消極地看待自己的身心困擾,甚至是棄之而不顧。

當然,也有人會說時間一久了,雖然依舊會感到不舒服,但好像也沒有那麼強烈了。這牽涉到 “神經系統習慣化” 的現象,隨著相關的神經刺激訊息持續發送時間越久,中樞神經系統可能會逐漸習慣於這樣的訊息輸入,而減少對於這些訊息的反應。

這種現象看似支持了那些認為時間過了就會好轉人們的想法,但實際上它只代表了中樞神經系統逐漸習慣或忽略了某些身體要傳遞給我們的訊號,並不代表那些身體部位或內在狀況已經好轉。那些部分可能持續在惡化或受苦,卻遲遲等不到我們對它們伸出援手,最後可能會產生更嚴重的後果。

瑜珈療癒 (Yoga Therapy) 和其他整體身心療法,一直在鼓勵人們更主動積極地面對身心困擾,培養自我身心復原的能力與技巧,而不只是被動仰賴外界輕易可獲得的協助。這也是許多醫療專業逐漸體認到的事情,因為有太多情況單靠被動的醫療行為是無法解決的。

現在,你已經知道身體和神經系統有多努力想幫助我們,你是不是也該開始用心地為自己負起責任呢?


【相關課程】

🧘‍♀️ 新典範瑜珈 RYT 200 國際認證師資培訓課程(超早鳥優惠 4/15 截止)
https://bit.ly/354zb9w

🧘‍♀️ 加拿大 PCA 疼痛照護瑜珈 國際認證師資培訓 Level 1 基礎課程(僅剩最後 1 名額)
https://bit.ly/3sqh859

【推薦閱讀】

📖 當身體說不的時候
https://bit.ly/3JEqguy

📖 無痛思維
https://bit.ly/3JBbEfi

【更多文章】

📄 https://bit.ly/3oM8QCZ

【Instagram】

💁‍♂️ https://bit.ly/3rDP0MZ

Reference:
Max Martin (2022). New Insight Into Brain’s Attempts at Psychosis Recovery. Retrieved from https://neurosciencenews.com/psychosis-brain-20078/

Photo by Katherine Hanlon on Unsplash

arrow
arrow

    Janus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